当前位置:首页
精华回顾(主题三):气候变化和城乡遗产韧性
  发表时间:2022-12-14  阅读次数:847


2005年以来,随着全球变暖和各类气象灾害的频频发生,气候变化逐渐成为世界遗产保护和城乡遗产韧性的重要议题之一,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将对人类文明和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纪念《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制度设立40周年,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院70周年及同济规划百年系列学术活动世界遗产与城乡可持续发展——基于人文的韧性与创新会议的第三会场气候变化和城乡遗产韧性论坛上各位专家们从气候变化与世界遗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到城市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历史城市韧性等多个角度探讨气候变化与城乡遗产韧性的问题。

 

该论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项目主管穆星宇博士与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担任城市遗产、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管理项目的负责人罗西·杰格雅素共同主持。论坛邀请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春红教授,明尼苏达大学 HT Morse 杰出教师吉姆·佩里教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SSC)专家闻丞博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副主任王心源、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肖建莉发表主题报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Built Heritage》期刊执行主编普拉西多·冈萨雷斯,卡迪夫大学的高级讲师、《Built Heritage》期刊气候变化专题客座编辑克里斯·惠特曼教授,作为嘉宾参加了专题讨论。

1

集体合照

 


Part.1 题介绍


穆星宇博士对本主题论坛进行了整体介绍。她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与遗产保护的角度,回顾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诞生的历史,介绍了联合国组织召集上百名专家、协同各国力量帮助埃及政府搬迁阿斯旺、阿布辛贝两座神庙古迹,同时保障了埃及阿斯旺高坝的建设和运行的故事。她提到了ICOMOS创始人Piero Gazzola先生、中国古建保护先驱梁思成先生和同济大学的阮仪三先生,强调在任何困难面前都需充分考虑对文化遗产价值的保护。她还回顾了《公约》诞生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1966年暴雨使威尼斯和佛罗伦萨两座古城陷入洪灾,导致珍贵的文化遗产受到巨大破坏,因而《公约》从伊始就考虑了气候灾害的问题。她认为《公约》在五十年里取得的辉煌成绩与缔约国和地区的努力不可分割。此次会议的另外三个纪念日正好反映出中国历史城市保护的发展历程。在这几十年里,遗址尺度和维度不断变化,我们不仅仅关注遗产本体,还开始关注物质和非物质、监测、管理等各类因素。穆博士认为气候变化的尺度是以地球为对象的尺度,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非单体,因而气候变化与城乡遗产的问题是两个复杂系统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与50年前不同,现在我们面临的新的问题更加复杂,时间更加紧迫。她指出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警告称众多标志性世界遗产地冰川将在2050年前消失

2

阿斯旺、阿布辛贝两座神庙©穆星宇

 


Part.2 主题报告


周春红教授介绍了自己在气象方面的研究和自己对于人文的兴趣。她从气象学角度讲述气候变化是什么以及气候变化与遗产保护的关系。地球大气可以保持地球大气的能量平衡,温室气体由于人类的行为增加,破坏地球大气能量平衡。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2、甲烷,N2O等,以二氧化碳为主,从1985年至今,相较于工业革命之前增加近1倍。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从1850-1900年至今升高近1℃,未来20年预计升高1.5℃。如果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升高幅度超过2℃,将对地球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世界各国开始控制碳排放。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降水异常以及其他极端天气等问题。她结合气候变化的案例介绍气候变化对于遗产的影响,以及空气污染对于气候的影响。她认为遗产应当与经济、生态和气象学(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相结合提供考察、监测、评估、预警和保护措施。 

3

空气污染对于世界遗产的影响©周春红

 

吉姆·佩里教授从问题开始启发大家思考遗产地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出现的变化,展开对遗产地管理的讨论,进一步提出适应性遗产,并向大家概括性地阐述了这个系统的6个原则。并强调动态性和活态遗产,提出敢于行动的观点

 

闻丞老师介绍了中国气候变化暴露度与中国世界自然/混合遗产地和自然遗产潜力区的空间关系;介绍了位于气候变化高暴露区域的两个世界遗产地——青海可可西里和云南三江并流——近年开展适应性管理的模式和取得的积极进展;最后,闻老师总结基于两个案例观察取得的经验和想法。

 

中国现有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地大多位于气候变化高暴露区域,其保护管理均面临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问题。青海可可西里遗产地和云南三江并流遗产地均受到气候变化的显著影响。气候变化近年在可可西里主要表现为增温、增湿,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积极方面表现为基础生物量增加,以食草动物为主的各类动物数量增加。消极方面表现为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和高寒荒漠变成沼泽地,大型有蹄动物优质栖息地面积下降。江河湖泊水位增长,动物原有迁徙路径被打断。另外,由于气候变暖,遗产地周围的家畜和牧民增加,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威胁。中国近年开展国家公园建设,保护可可西里无人区的荒野状态。政府通过设置生态管护员公益岗位、引导牧民开展第三产业,引导当地村民通过保护管理遗产地获益,减少对自然资源压力。野牦牛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增长证明了遗产保护的积极作用。云南三江并流区域高山冰川萎缩,旱涝极端事件增加。气候变暖人类、家畜活动范围向高海拔扩展,也对高山生态系统产生了额外的压力2012年以来,中国本土的NGO以技术培训、组织能力建设等方式对当地社区赋能,推动多利益相关方参加保护行动。当地通过养蜂业减轻畜牧业对于生态系统压力。调查数据显示,该遗产地的旗舰物种滇金丝猴的数量已经从申遗成功时的约1500只增长至近4000

 

气候变化对于世界自然遗产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以上两个案例的观察表明,只要我们采取积极明智的管理措施,就有可能减缓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并促使其向正面转化。

4

可可西里生态管理©闻丞


王心源研究员从空间信息科技的角度提供了对于气候变化与古城文化遗产韧性的认知与思考。报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3个案例介绍了文化遗产具有气候变化记录器的功能,以巢湖流域为案例,将不同时期巢湖区域遗址分布与文化发展情况与气候变化-巢湖水位相关联,介绍气候-构造驱动下文化遗存的时空分布特征;第二个案例是从汉朝-明代的长城,在中国东北部的长城纬度位置跨10°的位置变化,反映在气候变化以及国家政治、军事等综合影响下,长城位置变化的历史记录意义;第三个案例是古罗马边墙及其防御与供给系统(城堡、边墙、道路、灌溉系统、城镇等)反映出的过去生态环境的变化。第二部分是对于气候变化下的古城文化遗产韧性的认知。介绍了不同气候条件下文化遗产具有不同韧性,包括缓慢而长期的环境变化对于文化遗产有时巨大的影响,极端天气引起的灾害对于文化遗产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而由于气候变化驱动人类活动范围扩大更是常常干扰文化遗产。第三部分进行文化遗产韧性与建设韧性城市的思考。用塔里木盆地、成都平原等为案例,介绍了文化遗产的韧性,呼吁我们应当向文化遗产学习韧性,建设今天的韧性城市,并提出了三条建议:1. 充分利用空间信息技术监测预测分析能力,增强文化遗产本体韧性;2.联系过去全球变化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增强文化遗产赋存环境的韧性;3. 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学科,主动有效应对自然变化、人类活动产生的风险影响。

5

文化遗产面临的挑战与威胁©王心源

 

罗西·杰格雅素先生就如何建立城市遗产对灾害和气候变化的抵御能力作了发言

 

首先,他举例说明了气温和降水变化、温室气体排放及相关风险等危害,以及1990-2016年间各类灾害的发生频率,如巴基斯坦、德国和比利时、巴尔干地区、东欧等地的洪水,以及坦桑尼亚的世界遗产城市桑给巴尔正在经历海平面上升、洪水和火灾的案例,从而提出了多重危害影响遗产对灾害和气候变化的脆弱性问题。其次,随着全球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中的文化遗产也变得越来越脆弱。他讲述了印度的世界遗产城市艾哈迈达巴德的例子,以及由于当地居民决定迁出以寻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和谋生机会,中小历史城镇的遗产被遗弃的问题。他还提到了城市扩张导致景观和可耕地的丧失,造成了可持续性问题。例如,在泰国的世界遗产城市大城,洪水的频率增加了,特别是在过去几年。即使是人口相似的城市也不会受到类似的影响,因为可能存在环境、社会、人口和经济变化等因素,需要结合城市系统、脆弱性因素和气候变化系统来考虑这个问题。

 

这些案例展示了城市遗产如何通过控制微观环境、生态足迹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来提高能源效率,以及在减灾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整合传统和现代知识的必要性。他指出,在如何有效管理遗产地以克服边界限制方面有很多例子,气候变化也迫使人们转变生活方式来克服一些自然危害。气候变化不能被分割开来,需要将可持续发展、适应气候变化、减少灾害风险以及遗产保护和管理结合起来,以克服重大挑战。他还强调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实现减少灾害风险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目标。

6

地表温度和降水变化©罗西·杰格雅素

 

肖建莉教授介绍了适灾韧性的概念,包括适灾韧性的基本内涵、扰动和平衡状态。提出城市韧性包括坚固性、冗余性、快速性和资源可调配性四个属性。中国古城的适灾韧性主要体现在古城格局、古城设施、古城街巷和古城建筑四个方面。她列举了两个例子,包括赣州和广府,从选址、扩城筑墙、修渠护城、布局等方面介绍古城格局的韧性体现。在古城设施方面,她介绍了赣州非常具有特色的福寿沟系统,其核心工作是修沟造窗,排水防涝。她详细介绍了福寿沟的组成、原理、构造以及福寿沟的价值特色:1.师法自然;2.设计巧妙;3.匠心建造、就地取材。她还介绍了寿县月坝的例子,展示了月坝的几大排涝和防洪功能。在古城街巷方面,她介绍了潼关水坡巷的防洪设计、临海紫阳街的坊墙防火设施。在古城建筑方面,她介绍了南浔百间楼的坊墙防火功能、汶川的木结构传统建筑的防震机制。通过以上古城古镇的适灾韧性案例分析,肖教授总结了中国营城的传统智慧价值观: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互惠互利的发展观以及综合平衡的营造观。

7

赣州古城格局©肖建莉

 


Part.3 讨论


讨论环节由罗西·杰格雅素先生主持,并向两位专门参与讨论的嘉宾提出了不同的问题。

 

关于 "如何确定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优先事项?"的问题,普拉西多·冈萨雷斯教授指出了应对方法的潜力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的局限。他提出要学习一些传统的智慧,了解人们的经验和适应。需要注意避免将怀旧作为讨论经济和政治问题的关键点而产生的过度理想化。

 

"您认为WHITRAPICCROM这样的组织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惠特曼教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惠特曼教授说:"有必要支持这一领域的更多研究,然而,至关重要的是,这些研究的成果要惠及那些每天与我们的自然和建筑遗产打交道的实地人员。因此,像WHITRAPICCROMHIST这样的联合国机构的一个关键行动是将严格的学术研究结果传达给遗产地和建筑管理者、建筑用户和更广泛的公众,这些人可以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以加强建筑和城市的复原力需要每个人的参与,甚至是个人层面的参与"

 


Part.4 分论坛总结

 

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担任城市遗产、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管理项目的负责人罗西·杰格雅素先生对本主题的讨论进行了总结。他强调了气候变化和城乡遗产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话题,不能单纯将气候变化看成一个环境挑战,而是应当综合考虑不同维度的问题,去迎接气候变化。此外,遗产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很大的作用。长期以来,研究一直在不同的领域中进行,现在应当以一种更加综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利用先进的技术比如卫星图像,基于数据去真正了解遗产的过去和未来。遗产在复原力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世界遗产不是问题而是一种解决气候变化的方案。最后他再次感谢了各位专家的参与。

 



特别鸣谢

克里斯·惠特曼博士受Built Heritage(中文刊名《建成遗产》)邀请参与本次会议。Built Heritage 由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出版社与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联合出版。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常青担任主编,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秘书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周俭担任联合主编,旨在反映全球范围内历史建成物及其环境(historic built artefacts andenvironment)研究、保护与再生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状况,展示各国最新成果和前沿进展,建立一流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借以增强各界人士对物质遗产的保护意识,促进全球研究者的对话与交锋,探索建成遗产存续与活化之道。Built HeritageCSCDDOAJScopus等数据库来源期刊,发表的文章类型包括研究论文(Research Article)、综述长文(Review Article)、案例解析(Project Analysis Article)和书评(Book Review)等。

 

20234月,Built Heritage将推出由英国卡迪夫大学克里斯·惠特曼博士、谭镭博士和奥里尔·普里兹曼教授(Prof. Oriel Prizeman)共同策划的气候变化与建成遗产工作坊,从建成遗产的持续利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建成遗产的影响,向历史学习,建成遗产与环境正义四个方面探讨关气候变化与建成遗产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将于2024年推出专刊,敬请关注!





供稿:穆星宇 马倩

排版:章誉倬(实习)、计振江(实习)

 



Copyright © 2009-2012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Asia and Pacific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