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第五期“精神遗产的危机与拯救——文化批评视野下的非物质遗产保护”
  发表时间:2009-05-20  阅读次数:2788
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AUP)
地点:WHITRAP上海(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文远楼三层)
时间:5月21日晚7点

本期主题:
今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九十周年,在反思历史的同时,人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当下中国的文化危机,思考着如何实现文化救赎这一宏大而又现实的历史命题。一方面我们对以科学的名义颠覆传统、以现代化的名义摧毁旧建筑、大众文化的过度膨胀等早已司空见惯,另一方面在拯救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又重蹈着生吞活剥、庸俗标签、文化伪造、道德过度、篡义阐释、胡乱开发的覆辙……
“我们正处于文化危机的焦虑中,守望着文化的最后领地,我们要为文化的修复而大声疾呼。”


嘉宾: 朱大可 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 教授
张闳 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 所长、教授
张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

评论员:高博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
邵甬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

主持人:李 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 博士


论坛联系电话:65987687-8003
电子邮箱:whitrapforum@gmail.com

朱大可 ,著名文化学者、批评家和随笔作家。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悉尼科技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朱大可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前卫文化的重要代言人,目前主要从事中国文化研究与批评。前卫的思想、对社会弊端的激烈批评、独特的话语方式,使其在中国文化界享有盛名,被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批评家之一。其代表性著作包括:《燃烧的迷津》、《聒噪的时代》、《逃亡者档案》、《话语的闪电》、《守望者的文化月历》、《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大型文化年鉴,目前已出四卷)等。

张闳,江西都昌人,文化批评家,随笔作家。曾就读于江西省九江医专,后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哲学研究与大众文化批评。在大众文化批评理论和实践方面,有诸多开拓性的贡献。倡导文本细读和文化符号学批评,并以独立的批判立场、锐利的思想锋芒和奇警的话语风格,在文化批评界独树一帜,是新生代批评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著有《声音的诗学》、《文化街垒》、《黑暗中的声音》、《感官王国》等,主编有《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多卷)
下一篇:往期论坛回顾
Copyright © 2009-2012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Asia and Pacific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