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第六期纪念《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世界遗产对话系列活动 |
发表时间:2022-12-27 阅读次数:1327 |
第六期纪念《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世界遗产对话活动于2022年11月2日举办,主题为: 世界遗产:弥合文化与自然保护的鸿沟——“连接文化与自然”对《世界遗产公约》贡献的再认识
会议视频请访问: http://heritap.whitr-ap.org/index.php?classid=12497&id=46&t=show
01 会议背景
WHITRAP上海分中心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主办了为期6个月的线上系列对话活动,其成果将于11月15日至16日在“世界遗产与城乡可持续发展——基于人文的韧性与创新”国际会议上进行分享。
第六期对话活动由WHITRAP上海分中心项目主管Marie-Noël TOURNOUX女士和ICOMOS-IFLA国际文化景观科学委员会(ISCCL)副主席、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韩锋教授联合组织。活动邀请了六位来自亚太地区和秘鲁的专家就弥合文化与自然保护的鸿沟的话题分享他们的观点,他们是: · Steve BROWN,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高级研究员 · 大野渉,日本遗产保护顾问 · Yeshi SAMDRUP,不丹内政和文化事务部文化司保护建筑师 · Maya ISHIZAWA,秘鲁独立建筑师和遗产专家 · 刘剑,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 陈耀华,北京大学城市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图:嘉宾合照
02 开幕
首先,Marie-Noël TOURNOUX女士欢迎了各位参会嘉宾和听众,介绍了第六期对话的目的、嘉宾和议程。她邀请大家思考,弥合自然与文化之间的鸿沟和差异,解决自然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否改善了对什么有价值的理解,是否允许改善对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她强调,《世界遗产公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一个法定文件中把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联系起来。然而,实施《公约》的操作方法反映了概念和体制上的分歧,在世界大多数地区,有不同的机构负责文化遗产保护和自然遗产保护,每个机构都有不同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涉及不同的法律框架。因此,应该重新考虑"连接文化与自然"对《世界遗产公约》的贡献。
03 会议主题介绍
图:韩锋教授
韩锋教授介绍了会议主题“弥合文化与自然保护的鸿沟——‘连接文化与自然’对《世界遗产公约》贡献的再认识”时,解释了西方哲学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公约》和世界遗产标准中定义的世界遗产价值,以及世界遗产定义的类别,最后讨论了连接文化与自然的挑战。她强调了西方和东方之间的不同概念,特别提到了基于父权制二元论传统的古典哲学,这种传统是基于人类和自然的分离,认为人类比自然优越。她提出了一些关键的哲学伦理问题: 1. 工具性价值或内在价值? 2. 遗产价值的起源是什么? 3. 主观定位还是客观定位? 4. 当价值发生冲突时,谁来做道德决定? 5. 伦理一元论或多元论?
她详细介绍了自然和文化遗产价值在用于定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10项世界遗产标准中的地位,以及以关于美的标准VII为例,介绍对它们的理解是如何演变的,并介绍了在2004年如何将不同的文化和自然标准合并为一个标准体系。她介绍了在世界遗产进程中对文化和自然遗产之间联系的方法和理解的演变,从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单独定义和公约文本第1条和第2条中的重叠到“自然和人类的综合作品”的文化景观理念的发展,这反映在标准的修订措辞中,并包括在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中。她进一步解释说,通过一种基于背景的方法,文化景观不仅将文化和自然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将非物质和物质特征以及不断发展的活态场所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更大的全球多样性。她强调了在世界不同地区翻译这一概念的困难,特别是那些鸿沟不太大或不存在的地区。在中国,严格来说,被确认为文化景观的遗产地非常少,尽管它们很容易被确认为文化景观。她进一步指出,还有一个令人遗憾的事情是,文化景观属于文化遗产范畴。她继续探讨了将文化和自然联系起来所带来的挑战,以及这种方法如何使景观、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文化和可持续性、习惯法和人与可持续性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最后,她分享了中国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遗产价值鉴定实例,并强调正是由于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互动,才导致需要考虑许多标准是否可以共享。
04 “Pecha Kucha”6分钟发言
图:Steve BROWN
Steve BROWN介绍了2013年10月启动的ICOMOS和IUCN联合的“连接实践”项目,该项目旨在确定新的方法和战略,以便在世界遗产体系和一般保护实践中更好地整合自然和文化遗产。他介绍了该项目的四个阶段: 2013-2015年,采用了“边做边学”的方法,确定了提供更多连接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方法的战略。 2016-2017年,根据第一阶段学到的经验制定实际的干预措施,旨在加强对世界遗产地保护的治理和管理。 2018-2020年,推广生物文化方法来保护和管理不断演变的文化和农业景观,探讨了复原力在设计管理对策方面的相关性和操作能力,加强与其他合作伙伴联系,增加多学科方法。 2021-2022年,第三阶段展示了复原力思维框架如何为世界遗产及其更广泛的社会生态系统的管理规划提供信息。
这个项目非常成功,取得了很多成果。
图:Yeshi SAMDRUP
Yeshi SAMDRUP分享了文化景观的概念在国际范围内和不丹从六七十年代到今天的演变。他回顾说,不丹因其独特的景观而被视为一个整体,它通过人与自然的互动而演变,由文化和自然元素组成,可以揭示国家文化、发展和特色的各个方面。然后,他进一步解释了不丹文化景观方法在保护和发展方面的发展,其基础是可持续和公平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保护和促进文化,以及基于国民幸福总值指标的良好治理。他强调了文化景观方法是如何成为不丹居住区规划的一个参考点和指南,而不仅仅是一个遗产类别。它是通过制定具体政策和法律文书,包括影响评估和遗产调查来评估发展活动的工具。此外,他强调了文化景观方法如何旨在培养传统技能和知识,以发展可持续的基础设施,以及包含了文化遗址和遗产建筑的概念。最后,他解释了不丹的旅游政策,重点是尊重景观的独特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促进国家本身的发展。最后,他指出了不丹的关键原则:高价低量。
图:大野渉
大野渉重点讨论了目前的世界遗产体系在涵盖文化和自然价值方面的充分性或不充分性,并讨论了重新思考证明突出普遍价值的标准以更好地反映文化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必要性。他回顾了《世界遗产公约》的特殊原则,即在一个文本中同时承认文化和自然遗产。他进一步回顾说,在世界遗产领域关于自然-文化的讨论中,对自然与文化的二元或两极理解相对来说是一种西方的思维方式,而在大多数非西方的思维方式中,它们并没有分开,文化是自然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亚洲。然而,尽管先前存在不同的概念,“文化与自然分离”的方法也被用于亚洲的世界遗产体系。他提到了日本富士山的例子,富士山具有自然价值,但却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因为它只符合世界遗产体系中的文化遗产标准。他还指出了一些暂定遗址,它们不符合自然标准或文化标准,但仍有可能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他提供了另一个例子,日本的天桥立景观,它是天然沙洲和松树林的独特组合,需要人为干预。根据现有的突出突出普遍价值标准或现有的文化景观类别,它的价值很难得到证明。大野渉希望已经进行了几年的自然-文化讨论将在未来导致不同标准的建立。
最后,大野渉重点介绍了官方的“世界遗产标志”,它象征着文化和自然遗产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中央的正方形代表人类创造的形式,圆形代表自然,两者紧密相连(见图:大野渉)。他分享了他的假设,即它的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天圆地方,它影响了日本,特别是激发了日本古代宫殿和首都的建设。
图:MayaISHIZAWA
Maya ISHIZAWA介绍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LAC)对文化景观的概念和定义及其在该地区应用的一些思考。
她首先讨论了现代历史和遗产研究中形成的文化类别,以及过去和现在概念的差距。她解释说,最主要的类型涉及到前西班牙时期、殖民时期、共和时期和现代时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键的文化概念对于理解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安第斯遗产是必要的,比如对时间和历史的不同看法,但由于遗产是活态的,所以这种看法是非线性的,可能会扩张也会倒退。她还强调,在自然/文化的分类中,没有区分什么是人类和非人类。
关于文化景观,她指出,拉加地区的文化景观种类繁多,但几乎没有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因为它们的突出普遍价值不是以自然和文化之间的丰富互动为中心,而是以其他特征,如自然或者是文化、生物多样性或历史意义等为中心。她认为,这种在《名录》中代表性不足的情况可以用文化景观概念本身来解释,自然和文化之间的鸿沟仍然存在,因为定义文化景观需要将文化与其自然环境区分开来,以确定两者之间互动的独特性。她进一步指出,该地区缺乏适当的法律规定和管理模式,目前的遗产保护体系建立在自然和文化之间的鸿沟之上,因此进一步强化了现代历史的时间观念和遗产的殖民概念。
她随后详细介绍了秘鲁马丘比丘的案例,该遗产于1983年被列为混合遗产,当时《世界遗产操作指南》中还没有文化景观的概念。她继续解释说,这种误解对潜在文化景观的指定以及保护和管理产生了负面影响。
最后,Maya ISHIZAWA强调了思考要超越自然-文化,并在结论中强调了以下几点: ·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文化景观丰富了《世界遗产名录》,同时也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 · 世界遗产将支持社区适应气候变化作为一个重要的优先事项,文化景观是创新的实验室。 · 《世界遗产公约》是一个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背景的实验性平台。
最后,她强调了自然和文化在概念上的分离是如何影响遗产实践和政策制定,影响世界遗产地的保护,以及拉加地区的申遗过程本身。为了向前迈进,她指出需要更深入地探讨拉加地区的文化景观如何填补空白,使《世界遗产名录》更具代表性,特别是农村和农业景观。它们可以成为人类和非人类社区之间可持续关系的范例,这反过来也可以帮助解决气候危机,成为创新的实验室。她建议,前进的道路实际上是要超越自然和文化的思考。
图:刘剑
刘剑的发言主要是《凝固在青藏高原石头上的信仰——石渠嘛呢石刻群文化景观》。他解释说,嘛呢石是青藏高原上堆放和雕刻的石板神龛,藏族人在这里进行供奉和宗教活动,如练习祈祷轮、仪式和祈祷。在没有砂浆和框架的情况下,堆放和雕刻石板的传统从史前时期就已经流传下来了。石渠乡的嘛呢石群是受该地区自然和社会特征影响的一种自然文化传统: · 藏传佛教哲学得到了所有部落的支持,在部落的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 游牧民族在帐篷里放置各种大型佛像和众多代表“佛法”的佛经是不合适的。 · 由于高寒地区木材短缺,没有条件建造寺庙群。 · 由于居民稀少,很难支持大型宗教文化景观的建设。
他继续展示了格桑花嘛呢石堡作为活态遗产的例子,阐述了藏族的自然崇拜和山水之间的和谐关系、社会组织和信仰,以及建筑技术和区域民间信仰的宗教利用和社会表达。
他进一步解释说,嘛呢石反映了在高原恶劣的地理气候和游牧生活方式下,藏族人民以刻石形式普遍存在的信仰传统。这种独特的文化景观类型有可能成为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世界遗产,并且可以补充世界遗产名录中高寒游牧地区的嘛呢石对传承当地社会价值的巨大意义。
最后,他强调,传统的力量在今天仍然有效地连接着自然和文化。然而,他指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面临现代化的各种威胁的遗产地的影响,需要学习“文化与自然融合”的做法,充分尊重和促进传统,全面保护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的自然环境。
图:陈耀华
陈耀华老师首先重点介绍了《中国世界遗产中自然与文化的融合》。他首先介绍了中国世界遗产中自然与文化的融合的主要原因。首先,在时间和空间上,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其次,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一概念于公元前3世纪提出,代表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理想。第三,中国文化中“赋予人格”的自然审美,例如,把山看成稳重的品质,水看作智慧的象征。
自然为文化提供了源泉和素材。陈耀华老师解释了武夷山如何影响了哲学,该地的自然景观是朱熹新儒家思想的精神来源。他还着重介绍了另一个例子,即黄山,它以其独特的轮廓、奇特的松树、云海和温泉影响了艺术,诞生了黄山画派。黄山也影响了文学,自然美景孕育了著名的文化。该自然遗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迹。
文化为自然提供了保护和影响力,特别是通过法律文书的保护,例如,宋真宗封泰山后诏令:“泰山四面七里之内,不准樵采”,元泰安州地方官员下令不得污染王母池(1292)(《至元碑刻禁约》)。他还提到了西湖,西湖之美在诗歌中得到赞美,1982年被保护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1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中国40大旅游景点之一,在2018年接待了2814万游客。
文化和自然的融合提升了遗产整体价值,陈耀华老师以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的泰山为例,解释了文化和自然的融合如何提高遗产的整体价值。泰山是中国最神圣的山之一,泰山的价值蕴含在其自然特征中,通过人类的干预和象征性的信仰系统,将冥界、人类世界和天堂联系起来。
最后,陈耀华老师重申,中国对自然和文化之间关系的理解一直是人类和自然之间紧密结合的关系。
05 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由韩锋教授主持,她总结了各位嘉宾发言中涉及的一些要点,并就文化景观的概念和定义、区域特点、文化和自然特征的定义和理解以及它们与世界遗产申报过程和管理的相互关系补充了一些意见。她提到了识别自然的内在价值或工具性价值的重要性,因为这些价值可以使人类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受益。她邀请嘉宾就以下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1) 弥合自然与文化之间的鸿沟和差异,解决自然与文化之间的联系问题,是否能提高对突出普遍价值的理解?是否会影响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其中又面临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2) 弥合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鸿沟,是否有助于应对世界遗产地内外所面临的挑战?如气候变化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在讨论环节中,主持人韩锋教授和嘉宾强调了文化与自然联系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历史上和今天都是亚太地区的一个关键概念。在确定遗产价值方面,他们强调,尽管《世界遗产公约》将文化自然遗产纳入了一个单一的文本,包括混合遗址,但直到最近,由于世界遗产进程本身(包括《操作指南》和突出普遍价值的标准)以及大多数国家的体制和法律框架,《世界遗产名录》并没有适当反映自然-文化联系的内在复杂性。他们详细讨论了文化景观的概念,该概念于90年代发展并纳入世界遗产体系,以进一步评价人类与其环境之间的互动,以及文化景观概念中文化一词的使用在亚太地区是如何混淆的,因为自然就是文化,文化就是自然,“1+1=1”。他们进一步讨论了亚太地区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世界遗产名录》中缺乏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的问题,并指出,许多在《公约》早期列出的遗址可以作为文化景观重新评估。他们认为,《名录》中的文化景观数量较少,这与现有的世界遗产标准难以证明这些遗址的价值有关,这些标准并不总是能够反映出复杂的自然和文化特征。他们主张进一步思考这些标准,并在未来对其进行修订。世界遗产体系对人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倡导加强传统知识体系是一个关键的优先事项,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以及考虑将遗产价值的内在价值作为解决关键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如减轻气候变化影响。所提供的例子也显示了文化-自然鸿沟的影响,它不仅影响了价值的识别和保护,也影响了保护和管理机制,因为行政鸿沟和筒仓效应。最后,要坚持研究和知识共享,以创新的方式确定遗产价值,并开发有益于评价传统知识技能和遗产的知识,作为审查我们发展方式的解决方案。
他们强调,将自然和文化视为一体,使我们能够重新定义遗产价值,重点是定义突出普遍价值和其保护和管理。
06 总结
图:Marie-Noël TOURNOUX
WHITRAP上海分中心项目主管Marie-Noël TOURNOUX女士对圆桌会议进行了总结。她首先指出,《世界遗产公约》是动态的,其体系的演变反映了方法的变化,例如,承认人和当地社区的作用。她同样强调了最近重新思考自然与文化联系的趋势。这已经并可能进一步导致重新考虑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即将列入的遗产地的价值,特别是文化景观。最后,她总结: · 我们要理解文化和自然联系方面的历史、地理和概念上的细微差别,主要是西方概念中传达的强烈分歧; · 会议讨论了需要进一步思考呈现自然和文化价值之间的联系的标准,特别是在文化景观的概念中; · 我们要坚持理解信仰体系和传统知识技能是识别和定义遗产价值的关键特征; · 我们需要思考遗产作为解决主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的方法的作用,考虑了如何将文化和自然价值联系起来的内在品质。 · 我们要认为文化景观不仅是为了定义一套不同的遗产价值,而且是一种方法,可以影响领土发展进程,包括不同的社会经济范式。
韩锋教授随后也补充了三点:首先,她强调了庆祝《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的重要性;第二,她感谢《世界遗产公约》将大家聚集在一起。第三是邀请大家在连接文化和自然的旅程中携手前进。她感谢所有专家的巨大贡献。
07 闭幕
由于第六期对话是本系列活动的最后一期,Marie-NoëlTOURNOUX女士再次感谢第六次对话的所有参与者,以及前几次对话的所有参与者和来自CAUP和WHITRAP的共同组织者和主持人。她感谢同济大学CAUP院长李翔宁教授和周俭教授,感谢他们对本系列对话活动的支持。最后,她强调,这一系列的对话是在亚太地区进一步开展研究和培训活动的一个机会。
排版:计振江(实习)
|
- 获奖公告|2024“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在46届遗产大会现场揭晓
- 新闻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项目”第二期中国试点项目——黄(渤)海候鸟栖息地I 期培训班顺利举办
- 预告:46届世界遗产大会“面向未来的遗产教育”边会将于7月23日在印度举行
- 出版 | 中心简讯 No. 62 最新发布,欢迎至中心官网下载阅读
- 新闻| 世遗漫谈:2024世界遗产贡献可持续发展目标成功召开
- 新闻丨法国文化部建筑与遗产之城、夏约学校、法国建筑科学院一行来访
- 新闻丨“超越界限的遗产: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中法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学术研讨会 大理工作坊”——精彩发言集锦(下)
- 新闻丨“超越界限的遗产: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中法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学术研讨会 大理工作坊”——精彩发言集锦(上)
当前位置:首页
Copyright © 2009-2012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Asia and Pacific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