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灾后文化重建成果图片展暨文物抢救保护成果展在川博举行 |
发表时间:2011-05-13 阅读次数:3719 |
由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物局主办,四川博物院承办的《“5•12汶川大地震”灾后文化重建成果图片展暨“5•12”汶川地震灾后文物抢救保护成果展》于5月6日在四川博物院隆重开幕,展期141天。 本次展览旨在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的展示,将灾后四川灾区文化重建和灾后四川文物抢救保护的成果展现给社会大众,籍以向公众弘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抗震救灾精神,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5•12汶川大地震”灾后文化重建成果图片展》是由在5000余幅反映灾情及灾后文化重建和重建成果的图片中甄选出来的300余幅图片组成,通过精心归类整理编排,为观众呈现出我省灾后文化重建的清晰脉络和重建成果;《“5•12”汶川地震灾后文物抢救保护成果展》则向人们展示了四川省文物抢救保护工作所取得的累累硕果。在这场灾难中,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古建筑群、3处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文化遗产及83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74处省级文保单位、814处市、县级文保单位均遭受重创,65个博物馆、文管所、考古院(所)的建筑受到不同程度损坏,3167件馆藏文物受损。在国家文物局全力支持和督导下,国内文物修复专家通力合作,针对不同文物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运用了拼接、配补、配色、整形等传统修复技术及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颗粒连接法”,以其妙手巧工,终使文物得以复原,重放光彩。
修复后的瓷瓶
震后的都江堰二王庙大殿受损状况 修缮后的二王庙古建筑群 |
- 展讯|“遗产教育图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乡遗产保护高等教育”展览即将开幕
- 新闻|跨越山海合作,共护乡土遗产:中国·大理·云龙乡土遗产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保护国际工作营顺利开营
- 预告|立足全球视野,共启教育新篇:世界城乡遗产保护高校联盟首届国际会议即将召开
- 新闻 | WHITR-AP参与2025年ICOMOS·中国·文化遗产大学论坛
- 新闻 | WHITR-AP参与关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世界遗产全球优先事项的在线磋商会议
- 公众报名|2025年亚太遗产实践者联盟(HeritAP)年会
- 活动回顾 | 《我在平遥长大》绘本进社区系列活动(一)
- 苏州园林保护实践亮相联合国MONDIACULT 2025线上边会 ——中国智慧为全球文化可持续发展贡献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Copyright © 2009-2012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Asia and Pacific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