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案例征集 | 世界遗产贡献可持续发展目标:2026年主题“知识与技能”
  发表时间:2025-11-27  阅读次数:19

申请截止日期:2026年 3月 31日

      从2023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以下简称WHITR-AP Shanghai)以“亚太遗产实践者联盟”(HeritAP)作为平台,开展为期六年的“世界遗产贡献可持续发展目标”项目(HeritAP Initiative on World Heritage Contribution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现向遗产实践者征集遗产保护与管理贡献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案例。

      亚太遗产实践者联盟(HeritAP)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WHITR-AP Shanghai)发起,秉持 “实践出真知” 的理念,致力于在个人、团体和机构之间建立多元联系,推动亚太地区的遗产实践者在遗产保护与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共享。

背 景

      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挑战和日益减少的资源,将可持续发展观纳入落实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工作的必要性逐渐凸显。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指导2015-2030全球发展工作的核心准则。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将可持续发展观纳入〈世界遗产公约〉进程的政策文件》(Policy on the Integration of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into the Process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用于指导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亚太地区第三轮定期报告行动计划框架(2023-2030)》(Regional Framework Action Pla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of the 3rd Periodic Reporting 2023-2030)将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作为绩效指标之一。

      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文化专题指标》(Culture | 2030 Indicators)为衡量和监测文化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作用提供了概念框架,该框架设定了四个专题:1. 环境与韧性;2. 繁荣与生计;3. 知识与技能;4. 包容与参与。

      2023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WHITR-AP Shanghai在亚太地区启动“世界遗产贡献可持续发展目标”项目(2023-2028),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世界遗产咨询机构、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考古与艺术区域中心(SEAMEO SPAF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等机构代表成立专家组,在亚太地区征集并遴选优秀案例。

项目总体目标:

      推动各方对2015年《将可持续发展观纳入〈世界遗产公约〉进程的政策文件》的理解,助力落实《亚太地区第三轮定期报告行动计划框架(2023-2030)》;
      为遗产实践者设计有针对性的指南工具,充分发挥遗产作为可持续发展驱动力的作用;
      总结与传播世界遗产在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形成的优秀实践经验与教训;
      促进遗产实践者的能力提升与经验交流。

01 | 往期活动回顾



      2024年11月27日,在中国杭州成功召开2024“亚太遗产实践者联盟”年会——“世界遗产贡献可持续发展目标‘环境与韧性’优秀案例颁奖暨‘繁荣与生计’优秀案例征集”,有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计140余遗产实践者参加了年会。



      2025年1-3月,优秀案例征集,2025年的征集主题是“繁荣与生计”。


 


      2025年6月7日,“世遗漫谈:2025世界遗产贡献可持续发展目标:繁荣与生计”优秀案例初选项目线上汇报成功召开。本次活动有8位评委专家参加,来自9个国家(也门、中国、泰国、伊朗、尼日利亚、阿曼、肯尼亚、越南、埃及)的18处遗产地代表展示了各自的案例。共有28位HeritAP会员参加了ZOOM会议室,3100人观看了直播。


 


      2025年11月5日至11月6日,在中国杭州良渚成功召开https://mp.weixin.qq.com/s/wLApereZtEEwR61dGjLwyg世界遗产贡献可持续发展目标:2025‘繁荣与生计’优秀案例发布暨2026‘知识与技能’案例征集”,有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计80余遗产实践者参加了年会。


02 | 优秀案例征集


      2026年案例征集的主题是“知识与技能”。这一主题旨在衡量遗产在知识与技能发展中的作用,尤其关注传统知识与文化多样性。它强调遗产在传承地方价值、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贡献,以及通过教育、培训、制度、政策及教材实现赋能。核心任务是将遗产知识融入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及职业培训,同时检视政府与公共机构如何运用遗产资源,增进文化多样性尊重、深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承核心价值。此外,本主题优先考虑文化与自然培训,包括遗产保护高阶研修,并着力培育创意领域的技能与能力。

      该主题还直接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亚太地区名录遗产开展的“促进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创新”项目,通过构建并共享整合型知识体系,把建筑、景观与活态实践视为彼此增益的资源。通过在教育、培训与政策工具中融入物质与非物质要素,帮助实践者更全面地记录、解读与保护遗产地;推动将工艺技术与保护科学相结合的联合课程;并增强当地管理遗产地作为动态的文化生态系统的能力。

03 | 征集对象

      申报主体:案例面向所有直接参与遗产保护和管理的遗产实践者征集,申报者可以是个人、机构,也可以是个人与机构的组合。


可参与申报的遗产实践者类别

      项目所在的遗产地是指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预备名单》的遗产地。

      申报项目位置或范围不局限于遗产区与缓冲区。



04 | 对遗产地的切实助力


1. 权威肯定,彰显价值


      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将获得有国际影响力的官方认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机构 WHITR-AP Shanghai 颁发证书,这一举措不仅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工作的有力推动。同时,优秀案例还将被报送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UNESCO WHC),让遗产地在国际遗产保护领域崭露头角,收获广泛关注,进一步彰显自身价值。

2. 交流互鉴,优化发展路径

      拥有与国内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保护专家以及其他优秀实践者交流探讨的难得机会。大家可以共同分享本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并一同研究优化策略,在交流碰撞中丰富世界遗产贡献可持续发展的本土思路。尤其是年会主办遗产地,能够直接获取国内外专家针对自身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建议,还可与专家共同策划年会活动,为遗产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扩大影响,提升知名度

      借助 WHC、ICCROM、ICOMOS、WHITR-AP 等国内外专业平台,对遗产地进行宣传推广。项目负责人也将受邀参加 “亚太遗产实践者联盟” 年会,借此机会展示项目成果,逐步扩大项目影响力,让更多遗产实践者了解遗产地的独特魅力与保护成效。


05 | 时间轴



      3月31日,截止申报


      4月30日,专家初评

      5月,初选案例线上答疑

      6-7月,案例信息增补、年会主办地实地考察

      8-9月,年会筹备

      10-11月,年会召开、公布优秀案例

      11月-次年3月,新一轮优秀案例招募

06 | 申报指南

      请填写项目申请表(中文和英文)发至邮箱HeritAP@whitr-ap.org。

      (1)每个项目填写一张申请表;
      (2)每个遗产地可申报一个或若干项目,若干项目需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
      (3)一个或若干项目可满足一个或多个专题(“环境与韧性”、“繁荣与生计”、“知识与技能”、“包容与参与”),2026年征集的是“知识与技能”案例。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项目申请表:


中文申请表


英文申请表

07 | 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泓,项目主管
      邮箱:HeritAP@whitr-ap.org
      电话:+86 21 65987687 转8010

      官方网站:heritap.whitr-ap.org

 

供稿|李泓 祝子玥(实习)
排版|祝子玥(实习)
编辑|刘真
审核|邵甬

Copyright © 2009-2012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Asia and Pacific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