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2025世界遗产志愿者项目-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青年创变营今日开营 |
| 发表时间:2025-11-28 阅读次数:13 |
![]()
11月27日上午,202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志愿者(WHV)项目——“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青年创变营”在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会议厅隆重开营。本期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WHITR-AP Shanghai)、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美丽乡愁公益团队和丽江师范学院共同主办,丽江市古城区大研中心校协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工第六党支部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支持。 世界遗产志愿者倡议 (WHV Initiativ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于2008年发起的一项全球性活动,旨在通过志愿服务的力量,动员和鼓励年轻人、组织、机构和社区参与到世界遗产的保护和推广工作中。自成立以来,该倡议已在全球84个国家的230个世界遗产地开展了737个行动营,吸引了超过10,000名志愿者参与其中。
由WHITR-AP Shanghai与美丽乡愁公益团队联合申报的“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青年创变营”(Ripple Action: Lijiang World Heritage Study Tour Activity)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5世界遗产志愿者项目(World Heritage Volunteers 2025 Campaign)。今年的活动主题为“以行动塑造未来”(Working on the Future),全球共有41个国家的89个项目入选,我国入选9项。
本期创变营延续了涟漪行动“调研—创作—实践—展示”的全流程参与模式,以“遗产家园·人物故事”为主题,赋能青年深入调研丽江古城的文化院落及特色空间,挖掘、传播守护丽江文化遗产的人物故事。经过层层选拔,15名优秀的志愿者脱颖而出,他们将在4位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共创产出以下成果: 以青年视角与创意创作一本《丽江古城人物一方志》以及一场文化展览,并在12月4日丽江世界遗产日中面向公众展出;
青年志愿者们将走进大研中心小学和方国瑜小学,为丽江青少年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遗产课堂,将遗产保护的种子播撒给古城的下一代;
结合当前古城文化院落的传播需求,发挥青年创意,形成一份文化地图与若干传播作品。
这些活动不是简单的任务,也是让志愿者们沉浸式学习世界遗产知识、践行青年责任的实践机会,更是推动多方参与、激荡文化传承与创新传播涟漪的过程。 本期创变营案例也将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志愿者项目,为全球遗产保护领域提供可借鉴的青年参与实践经验,并借助WHITR-AP、美丽乡愁、地方媒体等平台对活动进行宣传推广,收获更广泛关注的同时,推动青年及各相关方持续参与遗产保护与推广,促进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也让公众可以透过本地人和青年人视角更多了解丽江古城。
美丽乡愁公益团队联合发起人崔家滢主持开营仪式
丽江师范学院青年志愿者表演《纳西三部曲》打跳
开营仪式由美丽乡愁公益团队联合发起人、同济大学城乡规划博士生崔家滢主持。活动伊始,丽江师范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以充满民族特色的《纳西三部曲》打跳表演拉开序幕,既表达了欢迎之情,也让远道而来的朋友们感受到了丽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WHITR-AP Shanghai主任邵甬教授致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邵甬线上致辞。她指出,青年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核心力量,鼓励志愿者们通过实地调研和课程设计深入理解遗产价值,成为文化传承的实践者,让创变营成为自己参与遗产保护的起点,并在未来能把这份力量传递给更多人、更多地方。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副局长和耀春致辞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副局长和耀春在致辞中提到,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是未来的建设者和引路人,青年人对知识的渴望、对责任的担当、对行动的热情,是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事业最蓬勃的力量。他对青年志愿者们提出了四点期望——成为虚心的学习者、积极的传播者、坚定的守护者和创新的推动者,希望青年以知识和行动守护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丽江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继红致辞
丽江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继红在致辞中表示,学院长期将文化遗产保护融入育人全过程,并期待青年志愿者们能在此次活动中成为古城文化的深度学习者、遗产保护的积极行动者和文化传播的青年代言人。
丽江市古城区大研中心小学副校长丁倩发言
协办方代表丽江市古城区大研中心小学副校长丁倩则从在地教育者角度,分享了学校将非遗技艺引入课堂的实践经验,希望借助青年创变营的平台,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深化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丽江古城非遗传承人代表、喜鹤纳西人家主理人李琳霞分享
丽江古城非遗传承人代表、喜鹤纳西人家主理人李琳霞分享了她在纳西族传统婚俗“东巴婚礼”保护与复兴中的心路历程,展示了非遗与当代生活相融合的多种可能。
丽江古城守护者代表、恒裕公民居博物馆馆长李君兴分享
丽江古城守护者代表、恒裕公民居博物馆馆长李君兴则动情讲述了自家老宅作为“活态博物馆”的守护故事,强调遗产的可触摸与可感知,并邀请青年志愿者亲身体验,感受真实鲜活的“乡愁”记忆。
四位指导老师共同开启创变营
随后,本期创变营的四位指导老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项目专员刘真、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遗产文化研究院院长施寿增、美丽乡愁公益团队联合创始人崔家滢和丽江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继红,从志愿者手中接过营旗,同时也是接过了一份信任与责任。
开营仪式合影
仪式下半场的赋能培训环节,邵甬教授和施寿增院长分别为志愿者们带来两场干货满满的“遗产讲堂”——《世界遗产城市的保护与发展》和《丽江古城的世界遗产价值保护与旅游发展》。
邵甬教授分享《世界遗产城市的保护与发展》
施寿增院长分享《丽江古城的世界遗产价值保护与旅游发展》
青年志愿者及嘉宾认真聆听讲座
最后,两位青年志愿者代表——同济大学城乡规划硕士研究生彭桢、丽江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邹睿祺分别上台宣读了志愿们共创的《行动愿景》和《营期公约》,这也是青年志愿者们对丽江古城的一份郑重承诺。
彭桢同学宣读志愿者们共创的《行动愿景》
邹睿祺同学宣读志愿者们共同制定的《营期公约》
供稿|刘真 图源|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
编辑|刘真
审核|邵甬
|
当前位置:首页
Copyright © 2009-2012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Asia and Pacific (shangh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