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亚太地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相关机构和专家齐聚北京商讨未来行动计划 |
来源:UNESCO 作者:李泓 发表时间:2024-10-31 阅读次数:739 |
2024年10月16-17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办,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支持的“亚太区域框架行动计划执行东亚磋商会议”在中国北京成功举行,来自世界遗产委员会咨询机构、东亚中韩蒙三国世界遗产相关主管部门、参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和世界遗产地管理机构的7个国家44位专家齐聚一堂,就东亚地区在未来几年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的优先事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对话和讨论。 根据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对遗产监测的要求,亚太地区是全球首个采用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定期报告机制的地区。在2003、2012和2023年完成的三次定期报告中,缔约国就公约的实施以及本国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自查反馈。基于第三次定期报告中提到的过往成功经验、当下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工作中仍有提升空间的一些方面,各国讨论形成了一份《亚太区域框架行动计划(2023-2030年)》,其中明确了依据5C战略(可信度、保护、能力建设、宣传和社区)形成的行动目标,划定了优先工作事项,并针对公约的实施落地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在此背景下,本次地区性磋商会议为东亚各国的相关机构和专家们提供了针对区域框架行对计划中涉及的内容在本国和跨国开展世界遗产工作进行协商的机会。 ![]() 随后,亚太区域内的六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中心代表也汇报了各自中心的工作,包括过往成功举办的项目、区域合作的经验,以及未来几年的工作重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主任助理李光涵博士介绍了北京中心的管理组织架构和综合工作成果,并且围绕《亚太区域框架行动计划(2023-2033年)》的既定优先项目,以培训和研究为主要任务,介绍了北京分中心明年的工作计划和未来的战略工作计划方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WHITRAP Shanghai)项目主管李泓女士围绕八大优先项目举例介绍了“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世界遗产影响评估”面向国际和亚太区域、亚太地区缔约国和世界遗产地的实践工作,最后围绕《亚太区域框架行动计划(2023-2030年)》预期指标和既定优先项目,介绍未来2年WHITRAP Shanghai的工作计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分中心顾文华主任作了苏州中心的工作成果和未来3年的优先工作计划报告,着重突出了苏州中心立足苏州园林,围绕保护、培训、研究、传播和推广向世界推广苏州园林保护管理经验,发出世界遗产保护苏州声音。 作为此次磋商会议的重点内容,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代表处文化项目主管杨碧幸博士主持,来自各国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和专家们共同参与了极有成效的多边对话,讨论的话题包括支持世界遗产工作的资金来源和法律框架;如何与社区共享保护成果;各国的遗产清单和预备名录;世界遗产教育与能力建设;保护与发展、遗产影响评估和气候变化。与会机构和专家在以下几个工作领域达成了初步的一致并共同策划了未来具体的合作方案:参考最佳实践案例并加强能力建设,将可持续旅游业带来的收益为社区共享;开展地区国家之间的合作,申报跨国境的预备名录项目;制作多语种版本、具有本国特色的世界遗产教育材料和最佳实践指南,将现有资源本地化,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之上,走出课堂争取更多元的公众支持;加强世界遗产研究、保护意识和遗产影响评估相关能力建设,建立更健全的遗产影响评估法律法规体系。 ![]() |
当前位置:首页
Copyright © 2009-2012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Asia and Pacific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