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文化遗产保护联合工作坊
发布时间 :2022-08-10
浏览量: 729
8月10日,2022文化遗产保护联合工作坊在福州圆满结营。该活动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分中心联合主办,旨在通过历史档案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福州相关文化遗产的保存现状与核心价值进行探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寻找历史城市或建筑群申遗的可能性。
本次工作坊采取线上课程和线下调研相结合的方式。7月21日至23日期间,主持教师与特邀教师以线上讲座的形式,就遗产保护和实地调查的基本问题与方法以及调研对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7月31日至8月11日,学员们在主持教师的带领下前往福建省福州市进行实地调研,特邀教师则结合福州本地的情况进行了更加有针对性的授课。清华同衡设计研究院人文与创意城市研究所副所长齐晓瑾从自己在上下杭地区做社会调查的经验入手,对口述访谈中立场差异与读者误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反思。华东理工大学景观系副教授、副系主任,福州老建筑百科网站长林轶南以仓前山与鼓岭的历史渊源为背景,通过“洋乡愁”的故事展示了福州鼓岭承载的历史与价值。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宋峰以城市形态学理论为核心,详细介绍了康泽恩学派的贡献以及该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福州老建筑百科网早期建设者张继州则从武夷山的杉木、福州的花岗岩以及青石等天然材料说起,分析了福州历史建筑得天独厚的建筑条件,以及其背后的精神意义与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