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中文版《世界遗产影响评估指南与工作手册》正式发布 |
发表时间:2025-07-22 阅读次数:16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中文版
《世界遗产影响评估指南与工作手册》
![]() 《世界遗产影响评估指南与工作手册》(封面)
导读
《指南》是专为《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遗产保护机构、地方政府、遗产地管理者、与世界遗产相关的当地社区,及在保护过程中被认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而设计的方法指南与实用工具,通过促进跨部门、多学科的合作,探求一条既能保护世界遗产地,又能实现高质量且适度发展的有效路径。WHITR-AP Shanghai将对新版《指南》的背景、意义、更新要点与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性推介,后续将对其中的重要方法、操作步骤与工具展开更详细的解读。
点击“阅读原文”或至UNESCO官网下载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94359.locale=zh)
背景
《世界遗产保护状况报告》表明:在世界遗产地及其周边正面临许多发展问题,例如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筑、城市更新和用地变化,这些都可能对突出普遍价值(OUV)产生影响。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虽然这些活动可能会为社会带来福利,但应该在行动前进行影响评估研究,以便评估其对遗产地可能产生的消极和/或积极影响。根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简称“《操作指南》”)第110、112、118bis和172段规定,在合理预测拟议行动会影响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时,缔约国应开展影响评估作为是否继续推进拟议行动决策的依据。世界遗产委员会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也可要求缔约国提交遗产影响评估报告,用于检查世界遗产保护状况。
突出普遍价值的“三大支柱”
意义
新版《指南》在上述两个指导文件(参见导读)基础上进行了整合提升,为世界遗产的影响评估提供了指导和操作框架,并适用于不同遗产类型(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或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和不同规模项目。根据《指南》,世界遗产影响评估既可作为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ESIA)中的组成部分,也可作为独立的遗产影响评估(HIA)开展。《指南》可作为世界遗产能力建设活动的基础教材,或用于自主学习;配合《操作指南》,该《指南》为缔约国有效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提供支持。
“战略环境评价”和“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的区别
更新要点
新版《指南》具有以下更新要点:
(1) 呼吁将世界遗产影响评估纳入国家法律法规、管理机制,助力成为世界遗产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世界遗产影响评估既可作为更广泛的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中的组成部分,亦可开展独立的突出普遍价值影响评估。影响评估所提出的建议应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利用现有的管理框架和流程,通过管理机制,有助于实现更优的管理、监测、风险缓解,并为改进未来的影响评估提供反馈。
世界遗产影响评估的流程
(2) 科学界定遗产管理和影响因素的范围。世界遗产边界包含遗产区(property)和缓冲区(buffer zone)。每处遗产都被更广泛的环境(wider setting)所环绕,共同构成了遗产重要性与独特性。更广泛的环境在保护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方面也可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管理时,需充分考量其与突出普遍价值之间的支撑关系。
世界遗产区(橙色)、缓冲区(灰色)、及其更广泛的环境(黄色)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示意图
(3) 触发世界遗产影响评估的行动可以包括一项政策、计划、方案或项目。在甄别筛查和范围界定时,应考虑拟议行动的全生命周期。
拟议行动的全生命周期。 影响评估应考虑拟议行动的全生命周期,因为对突出普遍价的影响值可能发生在任何阶段。
(4) 整合更新已有导则中的相关内容,强调基于“突出普遍价值及其他遗产/保护价值”的评估原则。《指南》附录工具1详细介绍了以突出普遍价值声明为基础,分析拆解遗产/保护价值和价值属性的步骤。
工具表格
内容架构
《指南》由六个章节及附录组成,概述了基本原则、世界遗产体系,解释了在世界遗产背景下开展影响评估的流程步骤,并提供了术语表、工具包和实际应用的核对清单。
第一章 引言
概述了影响评估的背景、必要性及《指南》的内容框架。
第二章 原则
阐述了开展世界遗产影响评估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影响评估的世界遗产相关背景
解释了世界遗产及其涉及的基本概念。
第四章 世界遗产影响评估
讨论了开展影响评估的必要性,介绍评估的不同类型。
第五章 世界遗产影响评估:作为更广泛的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中的组成部分
介绍了在国家或其他框架下必须进行影响评估,同时还需将世界遗产相关要求纳入考量的情况。
第六章 独立的突出普遍价值影响评估
介绍了拟议行动对世界遗产可能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开展世界遗产专项影响评估的流程与步骤。
附录 包含了一些供专业人士对世界遗产地进行影响评估时使用的工具。这些工具作为通用模板,展示诸多可行方法中的一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供稿|李泓 排版|许永熙(实习)丁韦允(实习) 编辑|刘真 审核|邵甬
|
|
当前位置:首页
Copyright © 2009-2012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Asia and Pacific (shanghai)